在徐州,有这么一群人:他们,几十年如一日,视群众为“家人”,视民生为“家事”;他们,把脚跟扎在基层,把口碑立在民心;他们,为群众办好事、解难事、做实事,老百姓从内心里敬佩他们、感恩他们……他们,有个共同称谓:“老支书”。
6月29日,市委召开纪念建党97周年暨“弘扬老支书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”座谈会,来自全市的新老支书代表,共聚一堂,庆祝党的生日,共话徐州未来发展。
作为一座英雄的城市,回顾徐州的发展历程,每一个阶段、每一次进步,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的老支书。早在1922年1月,我市就成立了全省境内第一个党支部:陇海铁路铜山站支部。90多年来,全市发展到19654个基层党组织、497933党员,支部书记换了一茬又一茬,但是他们共同的价值追求、精神风貌没有变,入党初心、为民使命没有变。
“1986年我接任马庄村村支书时,只有一个念想,那就是‘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’!……”马庄村原党委书记孟庆喜作为老支书代表第一个在会上发言。30多年来,孟庆喜一直秉持“农村工作是个良心活,要干就干好,必须要执着,要有股子痴劲”,正是怀着这种满腔为民的情怀,痴痴地奋斗了大半辈子,让曾经落后的马庄,成为如今中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旗帜。
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这8个字像是一句承诺,深深嵌入了孟庆喜的内心。孟庆喜说,“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”依然是他不变的追求,他将继续在农村发挥余热,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。
老支书身在基层,与实践最近,其精神源于实践,深入民心。今年以来,各地各系统按照省委要求,深入基层,寻找寻访老支书,目前全市已寻访15年以上老支书79人,其中20年以上的58人、30年以上的9人、40年以上的1人。据介绍,这些老支书平均党龄36.3岁、平均年龄63.4岁;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33人,占41.8%;获得全国性荣誉称号的13人,占16.5%。
“我是党员我带头”,邳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党支部书记缪昌杰从医30多年,党龄30年。30年来,他苦活累活抢着干,危难关头冲在前。急诊科来了病人,他都是第一个冲向前。有人问他:“老缪,你傻呀,你图啥?”每一次,缪昌杰都笑着说,习惯了,30年养成的一种习惯。2003年,在抗击非典过程中,缪昌杰主动走上非典一线,在隔离区呆了7个月零19天,200多个日日夜夜,他也被评为徐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。
“看好了社区小院子,就维护了社会大家庭”。鼓楼区黄楼街道大坝头社区党委书记韩玉凤,在社区工作14个年头,经历了风风雨雨,也收获了充实快乐。她说,是这份工作,让她越活越年轻,越干越有劲。
……
学习传承老支书精神,对于新支书来说,这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,是新时代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法宝。市委书记周铁根强调,老支书忠诚于党、忠诚于人民、忠诚于事业的感人故事,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,是鼓舞我们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求实创新、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,是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。
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庄镇徐庄村党总支书记杨先楼说,老支书们身上闪耀着优秀共产党人的光辉,影响并激励着我们成长,让我们不断汲取工作的智慧和力量。
站在新起点,在聚力高质量发展、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伟大进程中,徐州需要更多的新支书、好支书,打造成千上万个担当作为、创新实干的“铁肩膀”“领头羊”。
把政治过硬作为根本任务,做信念坚定、对党忠诚的表率;把创新实干作为首要职责,做解放思想、敢闯敢干的表率;把服务百姓作为神圣使命,做吃苦奉献、一心为民的表率;把永葆先进作为终生追求,做公平公正、廉洁自律的表率……当天的座谈会上,11名新支书代表共同发出“弘扬老支书精神
推动高质量发展”倡议书。
“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”。一代又一代老支书砥砺奋进,点亮了高歌前行的精神灯塔,让我们记住这群可敬的人!